青島市市立醫院麻醉科,經過五十余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集臨床、科研、教學于一體的臨床二級學科,是山東省臨床重點???、青島市重點學科、國家住院醫師麻醉專業培訓基地、國家級硬膜外鎮痛培訓基地,青島大學博士研究生培養點,青島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濰坊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培養點。
麻醉學科技術力量雄厚,綜合配置先進?,F有麻醉醫生56人,其中主任醫師7人、副主任醫師15人、主治醫師人22人,博士5人、碩士45人,青島市學科帶頭人2人,青島市優秀醫學專家1人,青島市優秀青年醫學專家1人,博士研究生導師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8人,專職麻醉護士15人?,F有手術室38個,手術室外麻醉場所包括無痛胃腸鏡和纖維支氣管鏡、放射科介入治療室、無痛婦科手術室等,5個麻醉恢復室(PACU)共22張麻醉蘇醒床,2019年開設麻醉門診。為了更好的實施臨床管理提高臨床麻醉質量和安全,率先設立亞專業組,包括骨外科麻醉、普通外科麻醉、神經外科麻醉、心外科麻醉、泌尿外科麻醉、五官科麻醉、胸外科麻醉、門診手術室外麻醉、體外循環、蘇醒鎮痛和疼痛診療等10個臨床亞專業組,每個專業組由一名主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職稱的組長帶隊。2019年麻醉科共計開展手術室內麻醉5萬余例,手術室外麻醉2萬余例。
學科特色與技術優勢
可視化技術
率先在青島市開展可視化技術??梢暫礴R應用,提高了插管成功率,減少了插管次數,纖維支氣管鏡定位胸科氣管插管技術,極大提高了臨床麻醉氣道管理的安全性;超聲引導中心靜脈置管、動脈穿刺置管提高了穿刺的準確性;
超聲引導外周神經阻滯技術,包括臂叢神經阻滯、椎旁神經阻滯、股神經阻滯、收肌管阻滯、腹橫筋膜平面阻滯等,惠及骨關節科、胸外科、乳腺科、婦科等科室,有利于加速康復外科(ERAS)的開展,豐富了麻醉技術手段,提高了患者術后舒適度;經食道食道超聲技術用于心臟手術及高危心臟病人非心臟手術的圍術期監測,保證了患者的安全。
圍術期器官保護
圍術期器官保護是檢驗麻醉質量和水平的關鍵,該技術涉及圍術期腦保護、心肌保護、肺保護等。學科從臨床到基礎深入研究,在山東省內開展較早,取得了多項成果。鑒于重要器官手術患者生理、病理生理、創傷應激反應、免疫狀態的特殊性,故評估重點在于圍術期呼吸及循環功能、肝腎功能、胃腸功能、凝血狀態、體液及電解質代謝平衡、營養、神經精神、體溫控制等幾個方面。充分利用國、內外現有的臨床指南,結合患者各臟器機能對不同類型、級別手術反應性的差異,緊扣當前臨床麻醉實踐的技術需求,建立并優化術前風險評估體系、術中監護管理體系、圍手術麻醉期并發癥防治及圍手術麻醉期醫療安全控制。
舒適化醫療
隨科技進步和生活水平提高,醫療服務水平也在逐漸提高,各種有創、微創診療技術的臨床推廣應用推進無痛病房及無痛醫院的建設。包括術后鎮痛、無痛胃腸鏡、無痛纖維支氣管鏡、無痛介入治療、無痛婦科診療等??剖矣袃蓚€基本要求:要與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表明患者接受這種鎮痛的措施,并了解副作用;術后管理過程中要定期隨訪并評估,讓患者感受到有醫師對其進行關心和交流。針對惡性腫瘤根治術、關節置換術、開胸手術等手術的鎮痛要求,學科在省內率先開展了以連續股神經阻滯、椎旁神經阻滯(PVB)、高胸段硬膜外(HTEA)、非甾體類抗炎藥為基礎的多模式鎮痛策略,取得了良好的鎮痛效果,不僅副作用小,而且有利于患者術后早期功能鍛煉。在此基礎上,探討適合不同種類手術患者術后鎮痛的最佳方式及方法,制定個體化鎮痛的方案,并在省內普及推廣。鎮痛管理是一個范例,而人性化服務則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
加速康復外科(ERAS)理念的提出和實施,促進了患者手術康復的速度和質量。血液保護技術、平衡麻醉技術、麻醉深度監測等一系列技術的應用及實施,極大的提高了麻醉質量和麻醉安全性。
學科研究方向
學科系統深入進行麻醉學基礎與臨床研究。開展臨床多中心研究,將臨床研究與基礎研究有機結合,器官保護研究逐步達到國內、國際先進水平。學科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重點針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術后認知功能障礙、機械通氣肺損傷等方面開展基礎研究工作,臨床研究聚焦于多模式鎮痛、腦功能保護、肺保護性通氣、產科麻醉與分娩鎮痛等方面。
科研及教學成果
重視科研及教學,近年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20余項,其中“AMPK信號通路在電針預處理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及機理”等2項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AMPK/mTOR自噬信號通路在電針預處理腦保護中的作用”等2項獲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心臟手術圍術期重要器官功能保護的系列研究”、“帕瑞昔布鈉對惡性腫瘤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及炎癥因子的作用”等13項課題獲得省、市級科技進步獎及醫學科技獎,完成著作3部。近年于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20余篇,中華級論文50余篇。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60余名,進修醫師30余名。
合作交流
近年麻醉科加強與國內外合作,先后派遣20余人到美國、德國、奧地利、新加坡、北京、上海等國內外著名醫院學習先進的麻醉管理技術。與中國醫師協會聯合舉辦 “世界華人麻醉醫師論壇”和“2019中國醫師協會年會”,與《中華麻醉學雜志》聯合主辦“《中華麻醉學雜志》論壇”引了廣泛關注。與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合作,成為國家老年麻醉聯盟成員單位。柔性引進新加坡中央醫院麻醉科林文龍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麻醉科郭向陽教授為醫院客座教授。
學科帶頭人 王明山 麻醉科主任 主任醫師 教授
社會兼職: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器官保護分會委員、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體外生命支持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麻醉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體外循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青島市醫學會麻醉學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麻醉與鎮痛分會委員、山東省麻醉質量控制中心常務委員、《中華麻醉學雜志》編委、《國際麻醉與復蘇雜志》編委、《臨床麻醉學雜志》通訊編委、《中華臨床醫師雜志》審稿專家。
從事臨床麻醉及相關科研工作30余年,2002年赴新加坡中央醫院學習一年。臨床方面主要從事心血管手術麻醉、疑難合并癥麻醉、老年患者麻醉及心肺復蘇等的工作??蒲蟹矫?,主要開展圍術期腦保護等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擔任多所醫學院校的博導及碩導,培養研究生30余名。先后承擔國家及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島市科技局、衛計委等立項課題7項,獲山東省及青島市科技進步獎5項。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0篇,中華級論文30余篇。